①见《峨眉山药用植物》,为山姜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,为廉姜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指耳廓边缘部分。见《针灸大成》卷十。参见耳条。
即防己黄芪汤,见该条。
见伤寒溯源集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三品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大青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杓指》卷二:“此症肺经脉缓,寒重色紫,亦不太肿。内服凉剂,久之必烂。”指因寒邪伏于肺经所致。症见咽喉微肿不大,色紫,脉缓,属寒象。切不可作火邪治。治宜温散寒邪。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;或用
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九引雷真君方。当归三两,大黄、白矾各一两,生甘草五钱。水煎服。用于解救砒霜毒。
遶,音义同绕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即肠绕,见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小儿则》。即白术散第五方,见白术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