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苏沈良方》。为枳椇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肾阳虚衰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御药院是宋、金、元三朝宫庭中药局机构。《御药院方》即其所制之成方配本,但三朝所修订之内容均有所不同。今存本为元代配本的一种。系1338年经许国桢等人修订者,共11卷。内容包括治风药、伤寒、一切气
病证名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亦名室女月水不通。指未婚女子的经闭而言。多因情志不遂,心怀抑郁,气血凝结所致。体弱者,用泽兰叶汤,兼服柏子仁丸;体壮者,可用大黄虫丸。
证名。指喜笑不能自制之症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又称多喜。简称喜。多因心火偏亢,痰热壅盛所致。治宜逐痰降火,定志安神。可用烧盐煎汤或二陈汤探吐,并服黄连解毒汤、定志丸等方。亦有因肾亏肝旺而致。《张氏医通》
证名。疳疾引起双目昏矇,视物模糊的证候。属疳热上犯于目而致。治法详见疳眼条。或用二百花草膏(《串雅内编》:“羊胆汁、蜂蜜,蒸丸)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满江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余梦塘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《明时攻要伤寒论》3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