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伏阳

伏阳

指阳热之邪潜伏在体内。《素问遗篇·本病论》:“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。”参伏气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升阴丸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熟地黄五钱,白芍药、知母各三钱,升麻、干姜各二钱,甘草一钱。为末,粥和丸。治久病大肠气泄。

  • 豆斑蝥

    见《国药的药理学》。为葛上亭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动法

    刺法名。指入针后,摇动针体并结合提插、捻转,以使气行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动者,如气不行,将针伸提而已。”《针灸问对》:“凡下针时,如气不行,将针摇之,如摇铃之状,动而振之,每穴每次须摇五息,一吹一

  • 孙橹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号南屏。东阳(今浙江东阳)人。精于医,著有《医学大成》、《活命秘诀》、《脉经采要》,皆佚。

  • 积心痛

    证名。积滞客于肠胃之间而心腹痛者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不内外因心痛证》:“久积心腹痛者,以饮啖生冷果实,中寒不能消散,结而为积,甚则数日不能食,便出干血,吐利不定,皆由积物客于肠胃之间,遇食还发,名积

  • 药品辨义

    见博物知本条。

  • 惊风七绝

    惊风危候。《丹台玉案》卷六:小儿惊风,爪黑者为肝绝,泻黑血者为心绝,日多盗汗者为胃绝,忽作哑声为肺绝,咬人者为骨绝,眼半开半合者为肾绝,口鼻干黑者为脾绝。

  • 涩可去脱

    用收敛的药物,以治疗滑脱不固的疾病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涩可以去脱,牡蛎、龙骨之属是也。”又如病人多汗或病后自汗,为卫气不固,用牡蛎散以敛汗固表。又如肾虚而遗精,用金锁固精丸以涩精止遗。

  • 扁鹊偃侧针灸图

    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3卷,已佚。

  • 透热转气

    《温热论》:“入营犹可透热转气。”即透营转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