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李可大条。
古刺法名。五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半刺者,浅内而疾发针,无针伤肉,如拔毛状,以取皮气,此肺之应也。”是指浅刺及皮,并迅速出针的针刺方法。以其所刺极浅,如常法之半,故名半刺。因肺合皮毛,故本法应肺而
即捻子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小通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一方。羌活、防风、当归、生地黄、川芎、白芍药。水煎服。治风中于左,邪入厥阴,口眼歪斜。如身痛加秦艽、钩藤、柴胡。
①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朱砂根之别名。②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射干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即五脏之气。指五脏的机能活动。
【介绍】:见王荫陵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。生于腰胯间的石疽。详石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