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仙方活命饮

仙方活命饮

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四方。又名真人活命饮活命饮。炙穿山甲白芷天花粉、炒皂角刺当归尾、甘草赤芍药、乳香、没药防风贝母各一钱,陈皮金银花各三钱。水煎,或水、酒各半煎服。功能清热解毒,消肿溃坚,活血止痛。治疮疡肿毒初起,局部红肿热痛,或身热微恶寒,舌苔薄白或微黄,脉数有力者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;防风、白芷祛风除湿,排脓消肿;归尾、赤芍、乳香、没药活血散瘀止痛;贝母、天花粉清化痰热以散结;陈皮理气行滞以消胀;穿山甲、皂角刺溃脓消肿;甘草清热解毒。脓未成者,服之可使消散;脓已成者,服之可使外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绝骨

    ①人体部位名。在外踝直上三寸许的腓骨凹陷处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直下抵绝骨之端。”腓骨在此突然陷下如尽,故名。②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悬钟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②阳辅穴别名。出《素

  • 怒则气上

    指郁怒、暴怒所致肝气上逆或肝阳上亢的病理。肝藏血,为风木之脏,喜条达而恶抑郁。若精神过度刺激,则肝气过于升发而上逆,出现胸胁胀满,头痛头晕,目赤肿痛,甚则肝血失藏,血随气升而出现昏厥、呕血等症。《素问

  • 足太阳经筋

    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太阳之筋,起于足小指,上结于踝,邪上结于膝,其下循足外踝,结于踵,上循跟,结于腘;其别者,结于踹外,上腘中内廉,与腘中并上结于臀,上挟脊上项;其支者,别入结于舌本;其

  • 便毒

    病名。①指肛门前后生疮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九。②指两侧腹股沟及阴部肿痛的病症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四。本病又名痃、横痃。参见妇人痃条。

  • 支嗽

    病名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五。①即支饮,详该条。②即支咳,详该条。

  • 洋参

    见清·龙柏《药性考》。即西洋参,详该条。

  • 手少阴经筋病候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季冬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少阴之筋,……其病内急,心承伏梁,下为肘网,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,筋痛。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。其成伏梁唾血脓者,死不治。名曰季冬痹也

  • 阴阳跷四穴

    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即阴跷脉的照海穴,阳跷脉的申脉穴,左右共四穴。

  • 睑皮

    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

  • 补下治下制以急

    用药法则。指补益或治疗下部病证的方药,原则上宜使用气味厚而效果快的急剂。如肾阳不足,阳痿精滑之症,用附子、肉桂等峻补肾阳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补下治下,制以急。急则气味厚,……适其至所,此之谓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