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人参散

人参散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人参散

药方名称人参散

处方干葛二两,人参、白茯苓(去皮),各一两;木香甘草(炙)、藿香叶,各一分。

炮制上件为末。

功能主治治中和气,止呕逆,除烦渴。治昏困多睡,乳食减少,及伤寒时气,气不顺,吐利止后,躁渴不解。

用法用量每服一钱,水一中盏,煎七分,去滓,放温服,不计时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太平圣惠方》卷三:人参散

药方名称人参散

处方人参30克(去芦头)枳壳22克(麸炒微黄,去瓤)五味子22克 桂心22克柏子仁30克山茱萸22克甘菊花22克茯神22克枸杞子22克 熟干地黄30克

制法上药研为细散。

功能主治治胆气虚冷,经常恐惧,不能独卧,心慌心悸,如人将捕,头目不利,胸中满闷。

用法用量每服3克,以温酒调下,不计时候服。

摘录太平圣惠方》卷三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:人参散

药方名称人参散

处方干葛60克人参茯苓(去皮)各30克木香甘草(炙)藿香叶各15克

制法上药为末。

功能主治调中和胃,止呕除烦。治脾胃不和,昏困多睡,乳食减少,及伤寒时气,胃气不顺,吐利止后,躁渴不解。

用法用量每服3克,用水250毫升,煎至170毫升,去滓温服,不计时侯。

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

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二:人参散

药方名称人参散

处方人参款冬花栗壳等分(醋炙)

制法上药锉散。

功能主治治咳嗽气喘,肺虚不能制下,大便泄泻,服热药不效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12克,用水220毫升,阿胶10克,乌梅1个,同煎至150毫升,去滓,睡里敲枕令醒服,服后即睡;小儿临卧服。

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二

圣济总录》卷一五六:人参散

药方名称人参散

处方人参90克,陈皮(焙)90克,炙甘草90克,生姜(切片,焙)150克。

功能主治补肺,温肺。主肺气虚损。

用法用量上为末,每服6克,滚开水调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一五六

猜你喜欢

  • 瘰疬收口药方

    药方名称瘰疬收口药方处方龟版(煅过,埋地中49日,如要紧埋7日亦可)、青果(阴干,煅)。制法上药为细末用。功能主治收口。主瘰疬。摘录《种福堂方》卷二

  • 补液丹

    药方名称补液丹处方人参3钱,生地3钱,麦冬5钱,丹参2钱,北五味子10粒,山药3钱,当归5钱,黄连1钱,玄参5钱,贝母1钱。功能主治心火上升以克肺金,而致舌上出血不止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外用炒槐花、三七

  • 蓝花酒

    药方名称蓝花酒处方靛花3钱,酒1蛊,鸡子清1个。功能主治大头疫。用法用量搅匀,服下。摘录《仙拈集》卷一

  • 半温半热汤

    药方名称半温半热汤别名半湿半热汤处方半夏7分,茯苓7分,白术7分,前胡5分,枳壳(麸炒黄色)5分,甘草(炙)5分,大戟5分,黄芩3分,茵陈3分,当归3分。制法上切细,作1服。功能主治酒疸,身黄无热,靖

  • 乳香盏落散

    药方名称乳香盏落散处方御米壳(去蒂)120克柴胡(去苗)桔梗(去芦)甘草(炒)陈皮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。功能主治治偏正头痛,痛不可忍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用水150毫升,加灯草3克,煎至100毫升,去滓

  • 补胃丸

    《脉因证治》卷上:补胃丸药方名称补胃丸处方四君子汤加芍(炒)、升麻。功能主治气虚下溜泄泻。摘录《脉因证治》卷上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五:补胃丸药方名称补胃丸处方肉豆蔻(面裹,煨)1两,梓朴(去皮,姜制,炙)

  • 白雌鸡汤

    药方名称白雌鸡汤处方白雌鸡1只(去肠脏,治如食法)泽漆(切碎)2两,半夏(汤洗7遍去滑)3两,白术1两,甘草(炙令赤色)1两半。功能主治利小便。主胸中喘咳逆,水气身肿。用法用量上5味,除鸡外,粗捣筛,

  • 辛夷汤

    药方名称辛夷汤处方辛夷(去毛)甘菊花(去枝叉)吴白芷前胡(去芦头)川芎薄荷叶(去土)石膏白术赤茯苓(去皮)生干地黄陈橘皮(去白)各30克甘草(炙)60克制法上药同为粗末。功能主治治热邪壅肺,肺气不利,

  • 颠茄流浸膏

    药方名称颠茄流浸膏来源为颠茄草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。性状为棕色的液体;气微臭。炮制取颠茄草粗粉1000g,照颠茄浸膏的[制法]项下制得稠膏,测定生物碱含量后,加85%乙醇适量,并用水稀释,使含生物碱和乙

  • 安胎达生散

    药方名称安胎达生散处方紫苏、陈皮、川芎、人参、白芍、甘草、当归、大腹皮、生姜、葱白。功能主治怀孕八九月,胎动不安,或跌伤辏上,心腹腰痛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》卷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