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悸之一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二:“血虚心悸,阴气内虚,虚火妄动,体瘦心悸,五心烦热,面赤唇燥,左脉微弱,或大而无力者是也。”治宜养血益阴,安神定悸。用宁志丸、十四友丸、朱砂安神丸等方。参见心悸条。
痧证之一。指患痧兼有入水即吐者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吐痧,汤水入口即吐,研伏龙肝泡水澄饮即定,药亦以此水煎,用金四方。”
见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马尿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,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胞衣不下,详该条。
气功术语。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。见偏差条。
指以动物的内脏组织为药,治疗人体同名脏腑的病患。参见脏器疗法条。
出明·万全《家传痘疮心法》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简称五主。指五脏与体内组织的联系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脏所主:心主脉,肺主皮,肝主筋,脾主肉,肾主骨。是为五主。”
指十二经之络脉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孙络之脉别经者……传注十二络脉。”
《仙拈集》卷三方。当归、赤芍药、肉桂、牛膝各二两,红花、苏木各一两。为末,每服二钱,酒送服。治经闭,腰腿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