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五月茶

五月茶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五月茶

药材名称五月茶

拼音Wǔ Yuè Chá

别名五味叶、酸味树

来源大戟五月茶Antidesma bunius (L.)Spreng.,以根、叶入药。

生境分部南部各省区。

性味酸,温。

功能主治收敛,止泻,止咳,生津,行气活血。主治津液缺乏,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。外用治跌打损伤。

用法用量0.5~1两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五月茶

药材名称五月茶

拼音Wǔ Yuè Chá

别名五味叶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五味菜(《岭南采药录》),酸味树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。

出处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

来源大戟科植物五月茶根、叶、果。根、叶全年可采;果夏秋采收。

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10米。树皮灰褐色,幼枝有明显的皮孔。叶革质,有光泽,倒卵状长圆形,长7~14厘米,两面均无毛;侧脉7~11对;叶柄长6~8毫米,略被柔毛.花小,单生,无花瓣,雌雄异株;雄花序为顶生或侧生的穗状花序,具少数分枝,长6~12厘米;萼4浅裂;雄蕊3;雌花序总状,长5~12厘米,生于分枝顶部;花萼绿色,浅杯状:子房1室,花柱3。核果近球形,径约8毫米,红色。干后略扁,具皱纹。花果期夏、秋。

生境分部生于疏林或密林中。分布广东至云南各地。

性味酸,平。

①《生草药性备娈》:"味酸,性平。"

②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:"味酸,性温。"

功能主治生津止渴,活血,解毒。治咳嗽口渴,跌打损伤,疮毒。
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止咳,止渴。洗疮亦可。"

②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:"收敛,止泻,止渴生津,行气活血。治津液少,消化不良,跌打损伤。"

③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叶:解毒,治恶性梅毒。"

④《广西植物名录》:"叶:治小儿头疮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煎水洗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五月茶

药材名称五月茶

拼音Wǔ Yuè Chá

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Bignay chinalaurel

别名五味叶、五味菜、酸味树。

出处出自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五月茶的根、叶或果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tidesma buniums (L.)Spr.[Stilago bunius L.]

采收和储藏:根、叶,全年均可采;果,夏、秋季采收。采后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五月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4-10m。树皮灰褐色,幼枝具明显的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10mm,略被柔毛;托叶线形,早落;叶片革质,有光泽,倒卵状长圆形,长6-16cm,宽2-7cm,先端圆形或渐尖,具短尖头,基部渐狭,全缘,两面均无毛,侧脉7-11对,在背面稍凸起。花小,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序为顶生或侧生的穗状花序,长6-12cm,具少数分枝;雄花花萼杯状,3-4浅裂,内被长柔毛;雄蕊3-4,花盘生于雄蕊之外,不规则分裂或全缘;退化雌蕊棒状;雌花序为总状花序,长5-12cm,生于分枝的顶部;雌花花盘林状,有3-4短裂片,具缘毛;子房无毛,长约为花萼的2倍,花柱3,顶生。核果近球形,深红色,直径约8mm。花期3-4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叶矩圆形至倒披针状矩圆形,长6-16cm,宽2-6cm,革质,淡棕绿色,两面无毛,有光泽;侧脉7-11对。气微,味涩。核果近球形,深红色,干后呈棕红色或紫红色,长5-6mm,直径约7mm。气微;味苦涩。

化学成分叶、茎中均含有无羁萜(friedelin),茎中还含三萜类达玛-20,24-二烯-3β醇(dammara-20,24-dien-3β-ol)。全草含多种维生素如硫胺素(thiamine),核黄素(riboflavine),烟酸(nicotinic acid)等。

性味酸;平

归经肺;肾经

功能主治健脾;生津;活血;解毒。主食少泄泻;津伤口渴;跌打损伤;痈肿疮毒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
各家论述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止咳,止渴。洗疮亦可。

2.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:收敛,止泻,止渴生津,行气活血。治津液少,消化不良,跌打损伤。

3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叶:解毒,治恶性梅毒。

4.《广西植物名录》:叶:治小儿头疮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野百合

    药材名称野百合拼音Yě Bǎi Hé别名佛指甲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狸豆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狗铃草、蓝花野百合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山油麻、野芝麻、芝麻响铃铃(《浙江民

  • 牛肚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牛肚药材名称牛肚拼音Niú Dǔ别名牛百叶(《本草拾遗》),牛膍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胃。性味①《日用本草》:"味甘,平。&quo

  • 丝瓜络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丝瓜络药材名称丝瓜络拼音Sī Guā Luò英文名RETINERVUS LUFFAE FRUCTU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(L.)Roem.

  • 甜根子草

    药材名称甜根子草拼音Tián Gēn Zi Cǎo英文名Rhizome of Wild Sweetcane别名割手密出处始载于《亚洲文会会刊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甜根子草的根茎及秆。拉丁植物动

  • 金腰燕

    药材名称金腰燕拼音Jīn Yāo Yàn别名巧燕来源雀形目燕科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L.,以肉入药。原形态金腰燕大小似家燕,上体蓝黑色,腰有显着的栗黄色横带,下体棕白色。生境

  • 白千层油

    药材名称白千层油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来源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或枝蒸取的挥发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aleuca leucadendron L.原形态乔木,高达18

  • 披叶苔

    药材名称披叶苔拼音Pī Yè Tái别名羊胡髭草、披针苔草、大披针苔来源莎草科披叶苔Carex lanceolata Boott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中至西南。

  • 钻地风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钻地风药材名称钻地风拼音Zuàn Dì Fēnɡ别名桐叶藤、利筋藤来源虎耳草科钻地风属植物全叶钻地风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a (Fr

  • 落葵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落葵花药材名称落葵花拼音Luò Kuí Huā出处《国药的药理学》来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花。功能主治花汁为清血解毒药。解痘毒,又治乳头破裂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《中华

  • 三轮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三轮蒿药材名称三轮蒿拼音Sān Lún Hāo别名白头蒿来源菊科三轮蒿Anaphalis bicolor (Franch.)Diels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云南。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