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
①(qí)。①同平。引伸为正常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收齐。”原文指收气与长、化之气相平,意即收气正常。②通脐。肚脐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此久病也,难治。居齐上为逆,居齐下为从。”②音济(jì)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六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患疟后,面黄、肤黄而目不黄的病证。《证治要诀》卷十:“病疟后多黄,盖疟谓之脾寒,脾受病,故色见于面,宜理脾为先。异功散加黄芪、扁豆各半钱。诸痛后黄者亦宜。”本证可见于疟疾后贫血。参见疟黄条。
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。由软骨及皮肤构成。又名耳壳。参见耳条。
即胎兼癥瘕。详该条。
麻疹早期征候。出《麻科活人全书》。详麻疹条。
出《瀛崖胜览》。即冬瓜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指手厥阴经之阴络。张景岳注:“心主之阴,手厥阴之阴也。”
即红青色。属肝。肝主色青,若青如白绢裹绀之色,鲜明红润,是人体正常颜色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论》:“生于肝,如以缟裹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