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叶桂条。
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方。乌梅肉一钱,轻粉五分。同研,不见粉亮为度,如硬则用唾液润之,不可用水,研至成膏,按患口大小,作薄饼数个,以贴毒根,外用膏掩,日易一次,待毒根不痛,落下乃止。治毒根凸起。
方书。敦煌出土卷子。有4种卷子,作者未详。约为唐代写本。4种卷子内容各异,间有残缺。倡导辟谷养生,记有“休食方”、服“茯苓饼法”、“胡麻法”、“槐子法”等辟谷方,为研究古代养生学较早文献。现分别藏于法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三香散,见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为一软骨,状如马蹄,系于舌根,筋脉相连。司舌之活动,与饮食和发音均有关系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他杂质。
【介绍】:见顾欢条。
即手厥阴心包络经。详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短刺者,刺骨痹,稍摇而深之,致针骨所,以上下摩骨也。”指治疗骨痹的针刺方法。其法进针后稍许摇动针柄,逐渐深入至骨所,然后短促提插。故名短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