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即小儿浮肿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,为倒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左右串。见该条。
症名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。危重症状之一。指毛发枯槁,稀疏易折的病变。多因久病精气枯竭,不能濡润皮毛所致。
见医医病书条。
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七方。栀子、黄连、石膏、荆芥、紫花地丁、炒枳壳、桔梗、玄参、生地黄、炒牛蒡子、大黄、赤芍药、甘草、薄荷、木通、灯心、竹叶。水煎服。治胸前出痘,攒聚粘连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认为因肾经虚风邪乘之而发肿,或因饮酒太过、房事过多而发。因于虚,故名虚牙。参见有关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不著撰人。1卷。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