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不得偃卧

不得偃卧

证名。指不能仰天平卧,又称不能正偃。多因肺气壅盛或胃中不和,逆气迫肺所致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:“肺者藏之盖也,肺气盛则脉大,脉大则不得偃卧。”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有病肾风者,面胕然壅,害于言,……口干苦渴,小便黄,目下肿腹中鸣,身重难以行,月事不来,烦而不能食,不能正偃,正偃则咳甚,病名曰风水。”常见于风水、水肿哮喘等疾患,参见有关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胃火

    证名。指胃火炽盛而出现的证候。《校注医醇賸义·胃火》:“胃火炽盛,烦渴引饮,牙龈腐烂,或牙宣出血,面赤发热,玉女煎主之。”《类证治裁·火症》:“治六腑火,胃火牙疼,颐肿,清胃散。”参见胃热条。

  • 花癣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由风热蕴积于肺,随阳气上升而成。生于面部或眉间,初起癗,渐成细疮,时痛时痒,搔起白屑,春季易患。外用颠倒散凉水调涂。相当于脂溢性皮炎。

  • 人参漏芦散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黄芪三两,防风一两半,大黄(酒浸)、人参、远志(甘草汤泡,去心)、当归尾(一方作地骨皮)、赤茯苓各二两,漏芦、黄芩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至五钱,水煎,食远服。治眼漏,脓水不止。

  • 三元

    指头、腹、足三处。《千金方》卷二十八:“头腹足为三元也。”

  • 痘风眼

    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痘疹余毒未尽,复受风邪,致眼中作痒,睑弦红赤溃烂,俗称痘风眼。治法:以祛风清热解毒为主,睑弦湿烂者,尚需除湿止痒,宜选服加减四物汤或除湿汤。外以内服药渣煎水薰洗,再点眼药精,

  • 平心脉

    五脏正常脉象之一。指滑利的脉象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平心脉来,累累如连珠,如循琅玕曰心平。”

  • 红土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赤石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蜗牛散

    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方。①蜗牛(烧存性)不拘量。为末,入轻粉少许,猪骨髓调,贴患处。治瘰疬。②带壳蜗牛七个。取肉,入丁香七枚于七壳内,烧存性,与肉同研成膏,贴患处。治瘰疬。

  • 心窍

    ①心的苗窍,即舌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心主舌,……在窍为舌。”详舌条。②指心神之窍。心藏神,古人认为心窍通利则神志清爽,心窍为邪闭阻则神昏癫狂,故有痰迷心窍之说。”

  • 侧柏子

    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柏子仁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