厥证之一。指痰盛气闭所致的四肢厥冷,甚至昏厥的病证。《丹溪心法·厥》:“痰厥者,乃寒痰迷闷,四肢逆冷,宜姜附汤。”《寿世保元·厥》:“论痰厥者,卒然不省人事,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。用牙皂、白矾等分研末,
淡白色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肺风之状,多汗恶风,色皏然白。”
对外感挟湿型痢疾的治法。本证除有痢疾主症外,兼有恶寒、发热、头痛、身痛、无汗等表证。用人参败毒散治疗。本方疏表除湿,寓通于散,使表解而里滞亦除。亦即前人所谓从表陷里者仍当由里出表,如逆水中挽船上行之意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鹤膝风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澄条。
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隽臣。安徽歙县人。为许佐延之子,承父学,亦精于医术,撰有《喉科详略》、《幼科简便良方》、《妇科阐微》等书,未见刊行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石浮。江苏常熟人。精于察脉,著有《内经摘粹补注》、《医宗要略》,已佚。
证名。指容易惊吓的病症。出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。又称善惊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:“惊,心卒动而不宁也。火主于动,故心火热甚也,虽尔止为热极于里,乃火极似水,则喜惊也。反兼肾水之恐者,亢则害,承乃制故也。所
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玉版》。又名声嘶、声喝、声散、声破。为多种咽喉疾患主要症状之一。系指说话声嘶不清,声出不彰。多由肺气闭郁,气道壅遏;或肺肾阴亏,咽喉失养;或由气滞肝郁,气滞血瘀;或痰火湿浊上蒸;或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