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焦辨证

三焦辨证

温病辨证方法之一。是清·吴鞠通根据前人经验,按温热病传变情况,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自上而下的三个阶段,并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。初期属上焦肺、心包病变。手太阴肺病发热恶寒头痛、汗出而咳等。手厥阴心包病有神昏谵语,或舌謇肢厥、舌质红绛。高热极期属中焦脾、胃病变。足阳明胃经发热不恶寒、汗出口渴、脉大。足太阴脾病有发热不扬、体痛且重、胸闷呕恶、苔腻脉缓等。末期属下焦肝、肾病变。足少阴肾病身热面赤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唇裂舌燥。足厥阴肝病热深厥深、心中憺憺大动、手足蠕动、抽搐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跟子腿

    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以右腿为例,右手扶凳,左手撑左膝(或两手同撑左膝),身微向左侧前倾,右腿屈髋膝迅速向后蹬后收回,逢二数使足落地。适用于治疗胯膝部疾患。

  • 蔡维藩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江苏盱眙人。长于儿科,著有《痘疹方论》、《痘疹集览》等书。

  • 西溪书屋夜话录

    医论著作。清·王泰林撰。原系手稿,大多已残缺,仅存《肝病证治》一篇,收入《王旭高医书六种》。本篇较系统、全面地阐述肝病证治,王氏将肝病分成肝气、肝风、肝火等不同类型,并提出相应的治法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

  • 开关法

    自我按摩方法。转动两肩关节。《医学入门·保养》:“先以左手脾(肱)骨并肩,向前圆转九数。次以右手脾骨并肩,向前圆转九次,复以左右脾骨并左右肩,向前圆转九次,加至一九、三九亦好,但要从容和缓为之,或先缓

  • 否(pǐ 匹)

    同痞。不通①指痞塞的证候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太阳所至,为积饮否隔。”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备化之纪,……其病否。”“其病留满否塞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瘘候》:“寒热邪气,客于经络,使血气否涩。”

  • 虚实

    八纲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。邪气盛为实证,正气衰为虚证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《医学心悟》:“一病之虚实,全在有汗与无汗,胸腹胀痛与否,胀之减与不减,痛之拒按与喜按,症之

  • 张子方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千里条。

  • 范东阳方

    书名。又名《范汪方》。《隋书经籍志》误作《范阳东方》。晋·范汪撰。卷数说法不一。《太平御览》引《晋书》记载:“范汪……撰方五百余卷。又一百七卷,后人详用,多获其效。”书已佚,但部分佚文见于《外台秘要》

  • 本而标之

    治则术语。出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。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,一般先治其先发病(本),后治续发病(标)。王冰注:“本而标之,谓有先病,复有后病也。以其有余,故先治其本,后治其标也。”

  • 李车儿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