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绣球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《串雅内编》卷一方。当归尾五钱,大黄、荆芥、桔梗、炙乳香、炙没药各二钱,黄芩、连翘各三钱,防风、羌活各二钱五分,朱砂一钱五分,全蝎一钱,蝉蜕二十个,僵蚕二十五条,黄明胶(土炒)一两,雄黄七分,蜈蚣四条
见泪孔条。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胡颓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》。为天南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铺地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方法。即提痧。见该条。
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七节之旁,中有小心。”历代注家看法不一:①指心包络,马莳注:“自五稚(心俞)之下而推之,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。……盖心……为大心,而包络……为小心也。”②指命门,吴鹤皋注:“下部
皮肤纹理粗疏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脂者,其肉坚,细理者热,粗理者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