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见伤寒缵论、伤寒绪论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医学入门》。即夜啼之由于胎惊所致者。其症每于睡梦中惊醒,猝然肢体一弹而尖嚎作啼。夹寒则多见于下半夜,曲腰伏卧,眼目上视,手足抽掣;夹热多见于上半夜,仰身汗出,面赤身热。夹寒者,益黄散;夹热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金边兔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石药尔雅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脏正常脉象之一。指脉来沉而滑利之象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平肾脉来,喘喘累累如钩,按之而坚。”
病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文宁。临武(今属湖南)人。崇祯元年(1628)应贡选,授江西定南令,后迁知州。以母老乞归,性嗜古,博览群书,尤好岐黄,缮写《脉诀》、《难经》,为人诊病多效。
即头摇。见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。详头摇条。
见王氏医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