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八。即高风雀目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蒴藋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飞龙掌血之别名。②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白背三七之别名。③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三对节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即藤杜仲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即血脱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《外科启玄》卷二:“其色青,其形生于肝脏部位,足之大趾端,胁肋之次,其症寒热头项痛,眼中有火光感,口苦胁痛,小便难,面青,宜用小柴胡汤内加托里解毒之剂。”②紫靥疔之又名。见该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详坐位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梅之果实,详乌梅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足太阴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太阴之别,名曰公孙,去本节之后一寸,别走阳明,其别者,入络肠胃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实则腹痛;虚则膨胀。如脉气逆乱则上吐下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