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鼻针疗法

鼻针疗法

是指以针刺鼻上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鼻和经络脏腑有密切联系,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……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。”(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)。《灵枢·五色》明确指出,“明堂者鼻也。”“五藏次于中央,六府挟其两侧。”近三十年来,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据此创造出鼻针疗法,并应用于针刺麻醉。临床操作时,据疾病处所选取相应部位,以短毫针斜刺进针,不宜穿透鼻甲,因鼻部感觉敏锐,应避免过重刺激,一般留针15~30分钟,其间可运针数次,并可使用电针。本法适用范围很广,身体各部疾患均可选取相应穴位治疗。

鼻针疗法穴位表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肋

    指腋后线至胸椎间的肋骨总称。

  • 肩锁骱

    解剖部位名。即肩锁关节。

  • 少精

    病证名。又称精少。指性交时泄精量少,甚者只有一、二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少精候》:“肾主骨髓,而藏于精。虚劳肾气虚弱,故精液少也。”多由先天不足,房室不节,或劳心过度,饮食不调而耗精所致。治宜补肾益精

  • 御药院直长

    金代医官职称。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,官阶正八品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
  • 少阴之阴

    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少阴经之阴络。名枢儒,详该条。

  • 肾筋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即黑筋,具体详该条。

  • 春尖叶

    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椿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铁子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即铁仔,详该条。

  • 臭椿子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凤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眇视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同眇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