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方法之一。指进针时,针体与穴位皮肤呈60°左右刺入的刺法。主要用于骨骼边缘和肌肉浅薄处的穴位。在运用某些针刺手法进行催气时亦常使用。斜刺时,采取或上、或下、或左、或右的方向,则根据具体穴位或补泻要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主管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胗,“唇疡也”(《说文解字》)。详唇疮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岭南杂记》。为睡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痢证汇参》卷四。即蛊注痢。详该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
阙之上、天庭之下的部位。古人认为可作望诊咽喉病证的参考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阙上者,咽喉也。”近人报道此处涂敷巴豆朱砂膏防治白喉获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