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食医心鉴

食医心鉴

食疗著作。唐·昝殷撰。约成书于9世纪中期。书中用食物药品为主组成的药方治疗各种疾病。原书宋代尚存,后失传。今本系日人从《医方类聚》中辑出者。共1卷,内容有治疗中风、诸气、心腹冷痛等16类,计211方,其中也包括了以药物煮粥、制茶、作酒饮用的药方。现有1924年东方学会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是动所生病

    经络病候和经穴主治的概括。参见是动病、所生病各条。

  • 曩(nǎng)痢

    病名。八痢之一。又名瀼痢。为突然暴冷而致的痢疾。其特征为小腹胀痛,赤白胨下等。治宜散寒止痢。用芍药汤加减。

  • 臣使之官

    指膻中。在膈上,因其部位近心肺,为宗气发源地,能助心肺输转气血,协调阴阳,使精神愉快,故比喻为臣使之官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乐出焉。”

  • 九变刺

    即九刺,详该条。

  • 脑崩

    病名。鼻渊之别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三:“鼻渊者,鼻流浊涕黄水腥秽是也,又名脑崩。”详鼻渊条。

  • 口唇险症

    口唇反卷、口张气直、口如鱼口、颤摇不定、口不复闭等,均属危重证候。

  • 墨义

    宋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。其方法系由教授出题,由被考者根据记忆进行笔答。

  • 江嚞(zhé 哲)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明远。婺源(今江西婺源)人,精通医术。

  • 胃消

    病名。见《辨证录消渴门》。因胃火炽盛,津液干涸所致。主要症候为嘈杂易饥,大渴恣饮,饮一溲二。治宜滋阴泻火。用闭关止渴汤、止消汤等方。参见消渴、中消等条。

  • 水木通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