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枳实、桔梗、大黄、大腹皮、桑白皮、陈皮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肺热腹胀作痛,胃火熏蒸,大便秘结者。
证名。指筋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肝痿者,筋痿也。”详筋痿条。
经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白环俞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产后大便便血因血虚风热客于大肠所致。治宜清大肠风热加补血药中,……宜清金散。”(防风、黄芩、生地、丹皮、当归、炒蒲黄、地榆、白芍、川芎、槐花、杜仲炭、甘草、泽兰、炒阿胶)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陕西人。曾在太医院任职,读医书较多。著有《伤寒撮要》(已佚)、《针灸详说》、《针灸集书》等书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拦路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活人心法条。
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即锁脚马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紫河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斋甫《妇科三字经》。即正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