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指素有痰热,复因外受风寒所致的咳嗽证。《医学入门·咳嗽》:“又有一种遇寒则咳者,谓之寒暄。乃寒包热也。解表则除,枳梗汤加麻黄、防风、杏仁、陈皮、紫苏、木通、黄芩。”《证治汇补·伤风》:“肺家素
灾害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灾眚时至。”
病名。出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。又名疝气、横痃、膀胱小肠气、贼风入腹、小肠气、膀胱气、奔豚气、蟠肠气、肾系阴肿等。历代论疝,包括多种病证,范围较广。《诸病源候论》有五疝记载,《素问》、《儒门事亲》、《疡医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灯台树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四叶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栋隆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盛寅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问答》。即蓆疮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汪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