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珣
【介绍】:
见陈元赟条。
【介绍】:
见陈元赟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瘟毒喉痹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系生于腘窝下方合阳穴处之疽。多因湿热邪毒蕴结所致。治宜解表托里除湿清热,内服羌活汤;如已成脓则切开引流,按溃疡治疗。余参见痈、疽各条。
疝之别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六。详疝条。
带下证型之一。多因肝郁久而化热,犯脾聚湿,湿热互结,流注下焦,损伤冲任带脉所致。症见带下淋沥不断,色黄或赤白相兼,粘稠味臭,胸乳胀闷不舒,精神抑郁易怒,头晕目眩,口苦咽干,尿色黄等。治宜泻肝清热,利湿
法医学著作。5卷。宋·宋慈撰,清·王又槐增辑,阮其新补注。本书是《洗冤集录》增补注释本的一种,也是流行较广的一种传本。参见洗冤集录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科手术器械。见《眼科菁华录》。全铁制造(见图40)。古代使用竹夹治疗时,用方镊子紧固竹夹。图40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天胡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小儿疳眼。详该条。
出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即初生拭口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