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善同
【介绍】:
见陈会条。
【介绍】:
见陈会条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痿证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。又名皮毛痿。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黑带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淋浊》。即便浊。见该条。
诊断学专著。2卷。清·李文庭撰。初刊于1818年。上卷专论脉诊,以两手寸关尺三部脉之浮、沉、迟、数及其兼脉分析主病、病源及治法,联系临床诸证较为具体;下卷在《敖氏伤寒金镜录》36舌的基础上,推衍为75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三品。
病名。指感受秋燥之邪而偏热者。与凉燥相对而言。《重订通俗伤寒论·秋燥伤寒》:“久晴无雨,秋阳以曝,感之者多病温燥。”初起多见身热头痛,干咳无痰,即或有小量咯痰亦粘腻不爽,气逆而喘,咽喉干痛,鼻干唇燥,
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四。即外踝疽。参见附骨疽条。
见备急千金要方条。
胸腔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肾足少阴之脉……其支者,从肺出络心,注胸中。”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胸中不便,嗌塞而欬。”张景岳注:“胸中,肺所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