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多由痰火邪毒上冲,或杨梅疮毒结于咽喉所致。症见上腭腐溃,甚或溃蚀与鼻相通。治宜清火解毒,祛腐生肌。可选用五宝散、五味消毒饮等加减;或可用银花,土茯苓、白藓皮、威灵仙、黄
见《中国药用真菌》。为树舌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实功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,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。
①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水八角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。③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红白二丸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:ST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胸部,锁骨下缘,距胸正中线4寸处。布有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的分支;并有胸肩峰动、静脉分支通过,上方为锁骨下静脉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胁胀满,吐
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下。即阴茎癌。详肾癌条。
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蘑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