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名。即髋骨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邪热亢盛,内外俱实的病证。见《此事难知·热有虚实外何以别》。多因热邪入侵,里热炽盛,或痰瘀、宿食阻滞所致。《万病回春·伤寒总论》:“伤寒阳毒斑黄者,狂叫欲走也。其症表里俱实,内外皆热,脉数有力
肝属木,脾属土。即肝郁脾虚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曾任太医、尚药典御等职。
证名。凡滞而不得发越之证,总称郁证。简称郁。见《赤水玄珠·郁证门》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载有木郁、火郁、土郁、金郁、水郁,属五气之郁,后世合称五郁。《丹溪心法》将郁证分为气郁、血郁,湿郁、热郁、痰郁
证候名。①脾经风邪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脾风之状,多汗恶风,身体怠惰,四肢不欲动,色薄微黄,不嗜食,诊在鼻上,其色黄。”②肝传脾之病,肝为风木,故名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肝传之脾,病名脾风。发瘅,腹
即攻溃。详该条。
见《妇科易知》。指男女性交时,妇女月经适至,俗称撞红。
《类证治裁》卷七方。篇蓄一握。水煎服。治脱肛,肛头虫痒。
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吐舌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