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又名内陷。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。参见三陷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专门掌管检查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的官吏,官阶从五品。
同样都是以保养精气为目的。《灵枢·五乱》:“补泻无形,谓之同精。”
明、清两代医官职称。明太医院设有吏目1人,其职位或在御医之下、医士之上;或在太医令、丞之下,以后屡有变更。官阶从九品。
又名牙、牙齿、户门,是口腔结构之一。有门牙、久齿、乳齿、尽根牙等之分。具有咀嚼食物、辅助发音等作用。统属足少阴肾经。足阳明之脉入上齿;手阳明之脉入下齿。齿为骨之余,属肾所主,赖肾精充养,故其生长情况、
即燥热。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系指舌之根部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二:“血气俱盛,附舌根而重生一物……”“心之脉系于舌根。”即舌本,详该条。
出《食疗本草》。即桑白皮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李中梓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