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证名。指肾气上逆所致的头痛。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二:“治肾气不足,气逆上行,头痛不可忍,谓之肾厥。其脉举之则弦,按之石坚。”症见头顶痛不可忍,四肢厥冷,胸脘痞闷,多痰,脉弦等。治宜温肾纳气。选用玉真丸、来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齿衄。详该条。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一:“不外阴火内燔,冲激阳明……方用大熟地二两、麦冬三钱、上桂一钱、炮姜五分、淮牛膝三钱、粉甘草二钱、附片一钱。煎浓冷饮。”
脉象之一种。脉来隐伏,重按推筋着骨始得,甚则伏而不见。《难经·十八难》:“伏者,脉行筋下也。”见于邪闭、厥证、剧痛。
综合性医书。宋·窦材撰于1146年(托名扁鹊所传)。3卷(另有《神方》1卷)。作者以《内经》为医学正传,上卷论经络、灸法等;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;下卷续载内科杂病,兼论外科、妇科、儿科和一些病证。《
病名。膈虫即弱虫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九虫病诸候》:“弱虫又名膈虫。”详弱虫病条。
见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。即助阳和血补气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耳郭上生疮、或烂痛有脓汁。多见于小儿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:“疮生于小儿两耳,时疼时发,亦有脓汁,此是风湿搏于血气所生,世亦呼之为月食疮也。”参见月蚀疳疮条。
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斩龙剑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食蛋过多而成积滞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蛋积,食蛋不消成积,即暖败卵气作酸坚痛也。宜白蔻仁、橘红、豆豉、姜汁,方用妙应丸。”亦有用大蒜汁搽吐法治疗(见《济阴纲目·积聚痞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