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风府,见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。即皮肤粗糙,干枯无泽。
出《备急干金要方》。为楸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蜀葵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脏六腑的统称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列别藏府。”
六吕之一。详六律、六吕条。
病名。指位于上星穴处的痈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又名顶门疽、佛头疽。由脏腑阴阳不调,热毒上壅而致。患处起核,色紫坚硬肿痛,脉洪大而数者为实,脉微细而数者为虚。治法:实证见外痈条,虚证见无头疽条。
①喻人身经脉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天有宿度,地有经水,人有经脉。天地温和,则经水安静;天寒地冻,则经水凝泣;天暑地热,则经水沸溢,卒风暴起,则经水波涌而陇起。”②月经的别称。③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大豆黄卷之简称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由阳邪盛实致四肢动作、步履失常。《素问·阳明脉解篇》:“四肢者,诸阳之本也,阳盛则四肢实。”《类经·阳明病解》:“阳受气于四末,故四支为诸阳之本,阳邪刚盛,故步履变常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