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史参考读物。又名《医诂》。2卷。清·郑文焯撰。刊于1891年。本书对古代一些重要医籍及治病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考证和论述。但多从旧的史学观点出发。此外,并辑录了历代文献中若干医药佚文。
①即津。详该条。②津,津液;气,阳气。如热伤津气,即津液与阳气两伤。
古病名。指热性病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冬伤于寒,春生热。”亦指热盛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热气留于小肠,肠中痛,瘅热焦渴,则坚干不得出,故痛而闭不通矣。”参见发热条。
骸,骨骼。百骸,统指全身骨骼。《医门法律》卷一:“人之五官百骸,赅而存者,神之居耳。”
肝为将军之官,其气易急易亢,怒则气上,故怒为肝志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肝……在志为怒。”
病证名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白睛红膜如伞纸者,此气滞血凝热证。”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即阴挺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典·一部》1977年版。为山枝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程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