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金丝茅

金丝茅
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禾本科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东野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永新(今江西永新)人。精医术,曾任永新州官医提领及吉安路副提领。1311年(至大四年)赴京师,被荐为太医院御医。倡议立“广惠局”以济民病,其后局废,归乡里。以家藏验方,整理刊刻为《

  • 劳黄

   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二:“脾脏中风,风与瘀热相搏,故令身体发黄,额上黑,微汗出,手足中热,薄暮发,膀胱急,四支烦,小便自利,名为劳黄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劳黄者,四肢无力,骨节

  • 云林神彀

    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明·龚廷贤撰。刊于1591年。内容包括临床各科病证证治。多编成歌诀,论述较简略。选方颇多,包括一部分内府秘方。

  • 哈士蟆油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蛤蟆油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胆囊穴

    即胆囊点。见该条。

  • 孕珠

    出《五十朋赋》。指怀孕之始。

  • 李少颖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世英条。

  • 金疮小草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儿枕痛

    病名,见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二。又名儿枕块、儿枕不安、块痛、产枕痛、血枕痛、血块痛、血母块、产后儿枕腹痛、产后腹中块痛等。多因产后败血未尽,或风寒乘虚侵袭胞脉,血被寒凝,瘀血内停所致。恶露未尽者,症见小腹

  • 金笋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肉苁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