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订痘疹金镜录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出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。①泛指脾之阴阳、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。多因饮食失调、寒温不适、忧思、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所致。症见消瘦面黄、四肢乏力、纳减、食不消化、腹痛、肠鸣、便溏或泄泻、浮肿、便血、崩漏等。治
即玄府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颊疡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白兰花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广生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专门研究外科,闻名于当时。曾任太医院院判等职。撰有《外科大成》一书。
病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燥火身肿之症,喘促气急,两胁刺痛,身面浮肿,烦躁不得卧,唇口干燥,小便赤涩,即河间燥伤肺气、节斋先喘后肿之症也。燥火身肿之因,时值燥令,燥火刑金,绝水之源,肺
见《伤寒标本心法类萃》卷下。即益元散第一方,见益元散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肩井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能近怯远症。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梵天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