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郑宏纲

郑宏纲

【生卒】:约1727~1787

【介绍】:

清代喉科名医。字纪元,号梅涧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世医出身,其家从先祖起知医者,代不乏人。其父郑于丰(字绥年,号认斋)在外经商时,遇福建人黄明生,精于喉科,经几次携重礼恳求,始得其所传喉科秘本,并带回,令子侄研习,用之临证,常奏良效,自此其家以喉科医闻名。宏纲自幼得喉科秘传,专喉科有年,钻研理论,临证经验丰富,因见历代缺乏喉科系统专书,乃据家藏喉科秘本及经验心得,约于乾隆年间撰成《重楼玉钥》一书。其后由人辗转传抄,传至天津,于道光十八年(1838)由冯相棻等刻行。其书论述咽喉生理、病理、辨证、预后,治法包括针刺、手法、吹喉、外敷、含漱等数种,而以养阴清热为特点,其中所记证候,如白缠风(类似白喉)所用方剂,如养阴清肺汤等,多为后世医家所采用。其用针灸配合治疗喉科,亦为特点之一。子承瀚(一作翰,字若溪,号枢扶),孙钟寿(祝三)等继家学,世称“南园喉科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目寸

    同身寸之一。以患者本人内、外眼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,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头部横寸:以眼内眦角至外眦角为一寸。”

  • 胎中热毒

    先天的致病因素之一。见《简明医彀》卷六。因婴儿在胎受自母体,热邪蕴积成毒。出生后即口舌生疮,遍身赖,游风丹毒,疮疡疥癣。宜化毒丹(玄参、桔梗、茯苓、青黛、甘草、牙硝)为末蜜丸,薄荷泡汤调化,抹儿口内上

  • 金钩散

    《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》方。熟地黄二钱,当归、白芍药、黄芩、续断、阿胶珠(一方作龟板胶)、地榆各一钱,白芷、川芎各八分。水煎,空腹服。治妇女经来过期不止。

  • 内补黄芪丸

    《外科精要》卷下方。黄芪八两,木香、肉桂、沉香、乳香各一两,当归三两,绿豆末四两。为细末,用姜汁绿豆粉糊为丸,熟水送下。治针砭所伤,恶寒发热,脓水不止,肌肉不生,疮口不敛。

  • 胃、神、根

    脉诊方法之一。脉来是否有胃、有神、有根,是判断正气虚实的重要方法。脉象如带冲和柔滑,是有胃、有神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脉弱以滑,是有胃气。”尺脉沉取应指有力,是有根之脉。《脉诀》:“寸、关虽无,尺

  • 鬼火丹

    病名。小儿丹毒之一。①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丹发两臂,初起赤如李子。治宜戎盐一两、附子一枚烧炭,研细,以雄鸡血调敷。②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因风热郁于阳明经而发。先发于面部,后向下漫延乃至全身。治

  • 狗尾巴子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青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乡药集成方

    方书,85卷。朝鲜俞孝通、卢正礼、朴允德奉旨合纂。成书于1433年。广泛采摭中朝医籍,分类汇辑医方。所引中国医籍占绝大多数,大约有一百数十种方书,所引朝鲜医籍仅仅数种。该书卷首为“针灸法”,引《针灸资

  • 病名。见《五十二病方》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,则血泣(泣通涩)而不行,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,壅遏而不得行,故热。大热不止,热胜则肉腐,肉腐则为脓,……故命曰痈。”为急性化脓性疾患的总称

  • 足底

    指足下面,又称脚底板。陈实功《外科正宗》:“又或足底弯曲之处,痒湿皆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