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退针

退针

①即出针,见该条。②指针穴位内由深处向浅部抽提。可单纯外抽或和捻转结合进行,退针快慢据情而定,一般急退为泻,缓退为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恬惔虚无

    古代养生的一个原则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恬惔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”恬惔又作恬淡,是指生活淡泊质朴,虚无是指心境清静而无杂念妄求。

  • 里热证

    证名。指邪热炽盛的里证。多因病邪内传或脏腑积热所致。症见身热汗多,渴欲引饮,心烦口苦,小溲短赤刺痛,舌红苔黄,脉洪数或弦数等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一:“热在里者,为瞀闷胀满,为烦渴喘结,或急叫吼,或躁扰狂越

  • 漏乳

    病名。即产后乳汁自出。详该条。

  • 药将

    见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。该书把治疗白喉的常用药按其作用的猛、缓分为“正将”、“猛将”、“次将”三类。云:“以正将为定法,而以猛将驭其重,次将驭其轻。”其临床意义是“正将”药最为“王道”,“猛将”药治疗重症

  • 脾中积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中脾积。食硬物或冷物伤脾而成的积滞。症见面黄,或带虚浮,脐上微痛,肚皮热,饮食减少,脐上及腹中痛,所食不化,头微热。治宜消积健脾。先用取癖丸,后用匀气散、醒脾散调理。

  • 肺燥

    证候名。燥气伤肺所致。邪在卫分,有温燥、凉燥之分。温燥主症:发热,微恶风寒,头痛,少汗,咳嗽少痰,咽干鼻燥,口渴,舌红苔白,右脉数大。治宜轻宣润燥。凉燥主症:发热、恶寒、头痛无汗,鼻塞,咽干唇燥,咳嗽

  • 许长增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丹徒(原属江苏镇江)人。精于医术,为贫穷人治病,常不取酬。撰有《痘疹形色论》、《伤寒余注》,未见刊行。

  • 蝉退

    出《眼科龙木论》。即蝉蜕,详该条。

  • 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

    综合性医书。8卷,卷首、卷末各1卷。明太医院原本,罗必炜参订。卷首脉学《四言举要》;卷1~5诸品药性及常用药物;卷6为伤寒诸证及暑、湿、疟、痢等病证;卷7分述咳嗽、霍乱、水肿、宿食、妇人、小儿各类病证

  • 肺手太阴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阴肺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