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香草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温疫论补注·诸家温疫正误》。伏气温病的一种,系冬受寒邪,伏至春季所发的温热病(《温热经纬·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》)。临床以初起即出现里热症状如发热、口渴、心烦、小便黄赤、舌红等为特征。治宜清
经穴名。出《医学入门》。即筋缩。见该条。
即第五足趾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常春藤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指先补虚后攻邪的治法。用于需攻下而体虚不堪攻的病证。如肝硬化腹水,需逐水而体虚,可先用补益法培补正气,后用逐水药泻水。
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方。酒当归一两,酒川芎五钱,炒丹皮、荆芥穗炭各二钱,益母草三钱,乳香一钱,焦山楂十粒,炒桃仁七粒。水煎服。治产后瘀血,少腹疼痛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黄明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内容之一说明经脉里的气血多少之不同,指出太阳、厥阴为多血少气之经,少阳、太阴、少阴为多气少血之经,阳明经为多气多血,示人在治疗上掌握虚实补泻的方法;二是说明形志苦乐所得的不同症状和施
见《浙南本草新编》。为翅茎香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方。泽兰、甘草、当归、川芎各四十铢,附子、干姜、白术、白芷、桂心、细辛各一两,防风、人参、牛膝各三十铢,柏子仁、干地黄、石斛各三十铢,厚朴、藁本、芜荑各半两,麦门冬二两。为末,炼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