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近时十便良方

近时十便良方

方书著作。又名《新编近时十便良方》、《备全古今十便良方》,简称《十便良方》。40卷。宋·郭坦撰。刊于1195年。书名“十便”,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。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,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,以应随时随地之需。此书载述多种药物,辨药及炮制;介绍各科病证之方治,计2000余方,并附记出处,另载述杂方、脉诀养生服食等,今存本内容已不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经

    ①指四时的平脉。即春弦、夏洪、秋浮、冬沉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四经应四时。”②寸关尺三部,每部各主四经脉。(如左寸心与小肠,右寸肺与大肠)。《难经·十八难》:“脉有三部,部有四经。”

  • 卢云乘

    【生卒】:1666~约1739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鹤轩。古黟(今安徽黟县)人。因祖父为庸医所误,乃专志岐黄。18岁悬壶,并历诸省访师求教。公元1703年湖北汉阳时疫流行,卢悉心治疗甚众,乃定居江城30

  • 谵言

    出《素问·厥论》。即谵语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少林寺

    中国著名的寺院。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(公元495年)始建,隋文帝时(公元589~604年间)改名陟岵寺。唐改复原名。据清乾隆所修《一统志》称,印度迦佛佗禅师于隋时来中国,

  • 养化廓

   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。见葆光道人《眼科龙木集》。①《审视瑶函》认为此廓即巽廓,络通中焦,“心包与中焦相为脏腑,胞络营血,以滋养中焦,分气以化生,故曰养化廓。”②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

  • 六经病

    病名。指太阳病、阳明病、少阳病、太阴病、少阴病、厥阴病六经病症。《伤寒论》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、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,依据所侵犯的经络、脏腑病变部位,受邪轻重,邪正盛衰,划分为六经病证,以之分辨阴

  • 蠹肉

    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即胬肉。见该条。

  • 用夹法

    古代中医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夹眼法。以特制之竹夹,将患睑之皮肉适度置入夹内,审其倒睫、睑废等矫正之后,收紧固定竹夹。术后约七日,待被夹入之皮肉干萎后除夹,用剪或刀剔除干萎之皮肉。所遗残痂

  • 猪肤汤

    《伤寒论》方。猪肤一斤。水煎去滓,加白蜜一升,铅粉五合,熬香和匀,分六次服。治少阴病下利咽痛,胸满心烦。

  • 产后蛊肿

    病证名。指产后四肢不浮肿而腹大青筋显露的病症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产后蛊肿,四肢不浮,肚大青筋。如大便硬,用醉公丸通泄,后进理脾顺气丸;如大便滑泄,宜用木香调胃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