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学著作。清·沈子复撰。1卷。刊于1877年。本书对于养病的方法提出了“六务”,即:知(病因何起)、忘(勿记在心)、拒(嗜欲勿肆)、看(置身病外如看他人一般)、耐(忍耐)、调燮(指思欲、饮食、起居诸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右陶。槜李(今浙江嘉兴县西南)人。因见当时痧胀等疾疫流行,而疗法不多,乃根据儿科诊治痧疹之理,采集前人有关经验,撰成《痧胀玉衡》一书(1675年刊行),论述
①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地瓜藤之别名。②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菍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汪朴斋《产科心法》下集。即热产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脊中,见该条。
筋膜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地有林木,人有募筋。”
书名。又名《僧深药方》(《隋书经籍志》)、《僧深集方》(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)。据《千金要方》卷七载:“宋、齐之间,有释门深师,师道人,述(支)法存等诸家旧方,为三十卷。”原书已佚,后世医著多有引录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韭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防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菟丝子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