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疔疮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医林改错》:“糟鼻子,色红,是瘀血。”详酒齇鼻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医学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正八品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紫金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周洪条。
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为紫贝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汪副护条。
运气术语。三阴三阳分司六气,其中少阳属相火之气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少阳司天,其化以火。”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。指小儿口内流涎,浸渍两颐。脾之液为涎,脾开窍于口,小儿脾气虚弱,固摄失职或脾胃蕴郁湿热,上蒸于口而致。脾气虚弱者,口角流涎清稀,面白唇淡,治宜温补脾气,用益黄散或温脾
阙之上、天庭之下的部位。古人认为可作望诊咽喉病证的参考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阙上者,咽喉也。”近人报道此处涂敷巴豆朱砂膏防治白喉获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