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草血竭,详该条。
①指临近产期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②月经的别称。《妆楼记》:“红潮,谓桃花癸水也。又名入月。”
败坏之血。参恶血条。
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绞股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活幼心书》。为独活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四针掌后横纹,名鬼心。”原注为太渊穴。《针灸大全》则指为大陵穴,今多从此说。
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弄舌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忧思郁怒,气滞血瘀所致。症见:“项下忽肿一块,渐延至颈,偶破出水碗许,烂久不合。”(《囊秘喉书》)。此因食中偶食毒蚁所生,故名之。或见咽喉肿痛,饮食吞咽不利。治宜理气散结,活血化瘀,消肿解毒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一枝黄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鹿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