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榆白皮,详该条。
即支节烦疼。见《伤寒来苏集·柴胡汤证》。详支节烦疼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说文》:俗称疮痕曰瘢。②病名。如汗斑、雀斑等称瘢。
性传播疾病之一。属祖国医学的膏淋范畴。多由交媾不洁,外受湿热邪毒,或过食肥甘辛热之品,积湿生热,蕴结下焦,膀胱气化不利所致。证见尿道口红肿,小便频数,短涩不利,滴沥刺痛,尿液混浊,如脂如膏,甚则排尿困
骨名。又名心蔽骨、鸠尾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病证名。多由脾胃损伤,致气壅滞而成。清·潘楫《医灯续焰》:“胀谓胀于外,满谓满于中,排脏腑而廓胸胁,急皮肤而露筋脉,脐凸腰圆,鼓之如鼓,胸腹之疾也。间亦有胀及于头面四肢者,与水肿大同小异,而此则无水也
指表证化热,病势向里发展。症见不恶风寒而反恶热,烦渴,小便黄赤,舌苔黄燥等。
指寅时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平旦至日中,天之阳,阳中之阳也。”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心病者,……平旦静。”详十二时条。
证名。见《理虚元鉴·阳虚三夺统于脾》。又称脚软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