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济阴纲目》。即经行发热。详该条。
润燥法之一。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。患者面色苍白、唇爪欠红润、时觉头眩、心悸、大便干结难下、舌质嫩而色淡、脉细数,用首乌、当归、生地、麻仁、桃仁、枳壳等药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脐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石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内容主要是解释三阴三阳经脉之气,以及经脉在偏盛偏衰时所发病变的机理,故名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三间,见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紫堇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食鲐鱼中毒候》:“此鱼肝及腹内子有大毒,不可食。食之,往往致死。”即河豚中毒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美人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桐皮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