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医学摘粹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秫米之别各,详该条。
即口腔。
见鬼臾区条。
舌苔淡白而透明,似苔非苔的舌象。多属虚寒之证,因年老胃气不足,或久服汤药,胃气伤损所致,宜补中益气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。指婴儿惊啼,面赤唇红的证候。由于妊母恣食辛酸,多味炙煿热气熏蒸,传入胎中,以致胎受其气,伏于心经,出生后因风邪暴伤而诱发。治宜清热宁心,用导赤散加黄连、蝉蜕。
出《杂病源流》卷二十四:“以喉花即为蒂中。”即悬雍垂。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。为党参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。即苏木散,见该条。
即肾阴,与元阳相对而言,是生命的本元,故称。又别称天癸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一:“元阴者,即无形之水,以长以立,天癸是也。”详肾阴、天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