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以面颧色淡红如妆,游移不定为特征,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。多因下元虚衰,真阳浮越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其面戴阳,下虚故也。”常伴见口鼻作衄,或口燥齿浮,足胫逆冷,脉浮大,按之
见徐润之《最新达生篇》。即产下肉线。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必读》卷六。即虚劳。详该条。
指纵欲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凡刺之法,先必本于神。血、脉、营、气、精神,此五脏之所藏也。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、魂魄飞扬、志意恍乱……。”在此指七情太过,任意放恣。
下肢膝以下至踝部分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四。即剪口疮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806~1880【介绍】:清代满族医家。字斐然。自幼研医。尤善疡科,所治疑难证多良效。著有《边氏验方》30卷。
即月经初潮的别名。《寿世保元》卷七:“室女十四岁,经脉初动,名曰天癸水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