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部位名。即胸锁关节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即芦根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阳痿附茎纵》。又称阴纵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522~1620【介绍】:明代著名针灸学家。名济时,三衢(今浙江衢县)人。出身于世医之家,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。幼攻举子业,屡厄于有司,遂而业医。曾任嘉靖帝侍医,隆庆二年(1568年)任职于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,日间安静,夜间时有啼哭不安,持续不停,至天明又转安静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小儿初生夜啼,其因有二:一曰脾寒,一曰心热……”。如见夜啼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针眼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草豆蔻之简称,详该条。
七怪脉之一。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,且间歇时间不匀,如屋漏滴水之状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柚之别名,详该条。
拔罐法的一种,当火罐吸着体表后,立刻除去、又吸上;如此随拔随除,反复多次,直至皮肤潮红为止(一般约需10余次)。如操作时发现罐体太热,必须另换火罐,以免烫伤皮肤。本法多用局部肌肉麻木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