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心烦意乱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参见烦、烦躁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荆芥汤第三方,见荆芥汤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:“将小儿手从轻从缓摇之,……能化痰。”
①经穴名。代号LI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圣济总录》称手上廉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位于前臂背面,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,距曲池穴3寸处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桡神经深支;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。主治头痛,目眩,肠
【介绍】:见王世隆条。
俗称穴道。《内经》名腧(俞、输)、气穴。《针灸甲乙经》又名孔穴。即腧穴。俞有输注的含义,穴有空隙的意思。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。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,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,也可接
出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。即肾俞五十七穴,见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通经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