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垒元戎》方。当归、川芎(酒浸炒)、白芍药、熟地黄(酒洒蒸)各一两,肉桂、香附各半两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妊娠赤白带下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其状三角,顶有黑点,根脚有赤色或突起,身有寒热,治同疔疮。
泛指穴位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此书以经络窌穴类聚为一卷。”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鬼针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嘉六,号蛰庵。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辑有《专治麻疹初编》(1890年),《咳论经旨》、《女科折衷纂要》(均1892年)等书。兄凌奂,医名尤著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用温热药治寒证,寒象不解而更甚,这不是属于外寒之证,而是真阳(肾阳)不足的虚寒;应温补肾阳,则寒象自除。参见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条。
骨名。出《灵枢·五变》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在眼眶的下外侧,左右各一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穿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痈疽论》一卷,已佚。
见《中国经济海藻志》。为鹧鸪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