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药总诀

药总诀

书名。见《通志·艺文略》。1卷(《嘉祐本草》作2卷)。梁·陶弘景撰。掌禹锡谓:“《药总诀》……论夫药品五味寒热之性,主疗疾病及采蓄时月之法,凡二卷。一本题云《药象口诀》,不著撰人名氏,文字并相类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拧痧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即提痧。见该条。

  • 漱涤

    又称含漱。用含漱药物来清洁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。由于药汤清热解毒的作用,能除去腐烂组织及脓液。如麻疹过程中发生口疮,用野蔷薇根煎水含漱。又如急性扁桃体炎,用风化硝、白矾、食盐各3克,加水一杯,煎沸,候凉

  • 痞结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婴童百问》。指小儿脘部痞满结痛,多因热邪蕴于胸膈,与胃脘留饮相搏,致脏腑不得宣通,营卫运行不畅所致。临床表现为心下脘腹满而坚,按之啼哭,乳食减少,身热,大便不通等,治宜疏利大便,破结散气为

  • 逸者行之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凡属气血逆乱,运动障碍之类的病证(如瘫痪痿痹等),可用行气活血通络的方药,使其通畅。如小活络丹之类。包括使用针灸推拿按摩等外治法。

  • 一阴

    ①指厥阴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一阴至,厥阴之治也。”②三阴经联合之称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是故三阴之离合也,太阴为开,厥阴为合,少阴为枢,三经者,不得相失也,搏而勿沉,名曰一阴。”

  • 五畜

    指牛、犬、羊、猪、鸡等五种畜类肉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五畜为益。”

  • 出针法

    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的方法。一般是左手持消毒干棉球按于针旁皮肤上,以右手轻转针体,缓慢外提,逐步退出。避免快速猛抽,以防出血和遗留疼痛。如出现弯针或折针者,处理方法见各该条。

  • 白膜侵睛

    眼科病证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此症肝虚肺盛,故有白膜侵上黑睛。白珠多赤,亦肺有火邪。”治宜清热养阴,明目退翳等法。

  • 中西骨骼辨证

    脏象著作,1卷。清·刘廷桢(铭之)著,刊于1897年。作者认为自《灵枢》《素问》《甲乙经》而下,所载骨数散见错出,其能融合贯通者少见,不唯骨数未免于失实,图论亦或有相悖、讹误者。因就坦尸掩埋之机,从旁

  • 金铭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子弁,金山卫城(今属上海市)人,从名医秦景明门下,尽得其传,治验颇众,撰有《药能》一书,未见刊行。其孙金学谦,字有禄,继承其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