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药园

药园

唐代官方在京师设置的种植药材和培养药材种植人员的机构。属太医署。择良田300亩为园,设药园师,以时种莳,收采诸药。招收年在16~20岁的一般民间青年,共八人,作为药园生,随药园师劳动学习。学成可升药园师。对于药有阴阳配伍、根叶花实之异,及有毒无毒阴干曝干,采造时月,均需加以区别。是我国最早的栽培、炮炙专业的中药学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脚趾骱

    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脚趾关节。

  • 日华子

    【介绍】:五代药学家。一说宋药学家。姓大、名明,《鄞县志》记载为四明(今浙江鄞县)人,《古今医统》记载为雁门(今山西代县)人,对药物很有研究,在诸家本草和当代用药经验的基础上,以药物的寒温、性味、华实

  • 棕毛

    见《普济方》。为棕榈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顺传

    伤寒病证发展的一般规律。即从太阳经传入阳明经或少阳经,由表入里,或由阳经传入阴经等。

  • 妊娠二便不通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女科知要》。即妊娠大小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
  • 八邪

    ①指风、寒、暑、湿、饥、饱、劳、逸八种致病邪气。②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医经小学》。位于手背各指缝上,当赤白肉际处,左右共八穴。《奇效良方》从桡侧向尺侧方向依次称大都、上都、中都、下都。主治烦热、目痛、头痛

  • ①病因六淫之一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燥胜则干。”燥与湿对。燥病易伤津液。临床表现多为目赤、口鼻唇舌干燥、干咳、胁痛等。其偏热者为温燥,偏寒者为凉燥。②阴津亏损时出现的内燥证候。参见内燥条。

  • 紫酢浆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剑横秋水

    病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系物击所现伤痕,色白或带焦黄,中央略厚,两边薄些,正中横于青睛之上,故曰剑横秋水。”即剑脊翳。详该条。

  • 正骨范

    书名。一名《中国接骨图说》。2卷。日本·二宫彦可撰。刊于1808年。作者鉴于近代西医正骨唯重器械而不讲手法,遂据吉原杏荫之正骨手法,结合自家经验,编纂而成。上卷收正骨总论、脉症治法、用药法、夹缚固定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