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清热开窍。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牡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一集:“舌蕈,生舌上,出血不止,即不救。”即舌癌。见舌岩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方。轻粉、乳香、松香各等分。为细末,香油调稠,用夹纸一面以针密刺细孔,将药夹搽纸内,先以葱汤洗净患处,将药纸有针孔一面对疮贴之,三日一换。治臁疮初起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铁马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仙渠。嘉庆七年(1802),其父从棲霞(今南京)李芹学小儿推拿,得李氏授《福婴指掌》一卷。松龄自幼得览此书,后又研习《推拿秘书》、《推拿真诀》等书,医术渐精,治婴儿险症常立取功效。
指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现的病证。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多由真阴虚衰或热病伤阴,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阴虚者,水亏也,为亡血、失血,为戴阳,为骨蒸劳热。”症见形体消瘦,骨蒸潮热,盗汗遗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