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救必应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即刺三甲,详该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紫苏梗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因寒邪水饮所致的哮吼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二:“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。”多由感受风寒,邪入肺腧,寒饮内停,痰阻气道而成。症见呼吸气急,喉中有哮鸣声,咳吐清稀粘痰,苔白滑,脉弦紧等。治宜温肺以劫寒痰,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丝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9卷,已佚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大暑后十五日,斗指坤,为立秋。”我国习惯作为秋季开始的季节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大腹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即胬肉。见该条。